首页 资讯 正文

中国研究破解学界15年难题!这个古人类“露脸”了

体育正文 64 0

中国研究破解学界15年难题!这个古人类“露脸”了

中国研究破解学界15年难题!这个古人类“露脸”了

中国科学(kēxué)院(zhōngguókēxuéyuàn)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科研团队与河北地质大学季强科研团队合作,从一块距今(jùjīn)至少14.6万年的哈尔滨古人类(又名“龙人”)头骨化石中“读取”出珍贵(zhēnguì)遗传信息,确认该人种属于已知早期丹尼索瓦人支系。近期,国际顶级期刊《细胞》和《科学》同时发布了这项(zhèxiàng)研究成果(yánjiūchéngguǒ),另一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在头条(tóutiáo)位置对此进行了报道。科学界三大国际顶级期刊共同关注,堪称业内罕见。 中国的龙人研究为什么被国际科学界如此(rúcǐ)看重?业界评价这项研究“给了(le)丹尼索瓦人一张‘脸’”,丹尼索瓦人又是谁?与龙人有何关系?我们(wǒmen)请中国科学院西南生物多样性中心生物学博士刘耀文来说(láishuō)一说。 龙人(lóngrén)与丹尼索瓦人生存时间重叠 2008年,在亚洲西伯利亚(xībólìyà)南部一个名为丹尼索瓦的洞穴,研究人员发现(fāxiàn)了(le)一块4万年前的古人类指骨碎片。按理说,发现古人类化石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这一发现在当时引发了极大轰动,原因很(hěn)简单:这块古人类化石保存着较为完好的DNA。 要知道,DNA这种核酸(hésuān)分子在自然界中是很容易被降解的,一旦碎片化(huà)就难以了解(liǎojiě)真实信息。所以,面对这个珍贵(zhēnguì)的样本,科学家迅速对其中的DNA进行了全面解析,结果发现,它竟然是前所未知的古人类,遂被命名为丹尼索瓦人。 后来,科学家不断发现丹尼索瓦人(suǒwǎrén)(suǒwǎrén)存在的痕迹,这是一个(yígè)曾经广泛分布在亚太地区的古人类群体,其时间跨度从40万年前延续到3万年前。既然如此,那我国之前发现的大量古人类化石,有没有属于(shǔyú)丹尼索瓦人的呢? 20世纪30年代发现于哈尔滨的(de)龙人就是(jiùshì)一个备受关注的存在。保存极其完整的巨大头骨有硕大的眼眶、厚重的眉脊、宽大的嘴和大大的牙齿,这显然是一个比现代人(xiàndàirén)更加高大强壮(qiángzhuàng)的古人类群体;颧骨矮而平,具有较浅的犬齿窝,吻部相对后缩,这些特征又与智人群体一样;其脑容量达到1420毫升,如同(rútóng)现代人,兼具原始(yuánshǐ)和进步特征。科学家结合化石发现地黑龙江,将其命名为“龙人”。 龙人的生存时间在距今30.9万年到14.6万年期间。巧的是,这(zhè)一时间范围(fànwéi)与(yǔ)丹尼索瓦人的生存时间范围有重叠,而且丹尼索瓦人当时就广泛分布在亚太地区。 2020年,科研人员(kēyánrényuán)考察青藏高原的白石(báishí)崖溶洞遗址,成功获取除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个丹尼索瓦人线粒体基因序列。首创“牙结石提取DNA”为龙人验身(rényànshēn) 那么,龙人是不是丹尼(dānní)索瓦人呢? 由于亚太地区(yàtàidìqū)的气候、环境总体上不太适合古人类化石的保存,使得过往(guòwǎng)发现的丹尼索瓦人化石往往不完整,以至于虽然推测出他们广泛存在,却拼凑不出其完整形象,缺乏最重要的头部特征。而龙人(érlóngrén)具有完整的头部,如果能够确定它是(shì)丹尼索瓦人,那无疑相当于(xiāngdāngyú)“给了丹尼索瓦人一张‘脸’”。 由于时间太过遥远,龙人头骨(réntóugǔ)的牙齿、岩骨均无(wú)任何DNA留存。一个意外发现使得整个(zhěnggè)研究峰回路转。研究人员在龙人的牙齿上发现了牙结石,这是(zhèshì)一种致密(zhìmì)的矿化结构,可以为保存古DNA提供相对封闭(fēngbì)的微环境,从而避免环境中的降解因素。研究人员对牙结石样本进行了提取,最终找到两份极其微量(0.5mg和0.3mg)的牙结石样本。用多种方案反复提取后,研究人员最终构建出20个DNA文库(wénkù),其中有7个文库包含了丹尼(dānní)索瓦人的特异性变异。这意味着,研究人员成功(chénggōng)获取到了龙人的古DNA成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举,为今后的古人类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研究(yánjiū)人员又进行了变异位点谱系识别,论证了所发现的古DNA中有27个位点属于丹尼索瓦(suǒwǎ)人特有,其中有5个位点属于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穴早期图谱(túpǔ),佐证了哈尔滨龙人属于丹尼索瓦人。 蛋白质(dànbáizhì)证据确认“龙人为丹尼索瓦人” 为了(wèile)确定龙人就是丹尼索瓦人,中国研究(yánjiū)团队还采用了另一种生物分子策略,那就是蛋白质。 相比于DNA,蛋白质在(zài)古人类研究领域更具有可行性。首先,蛋白质本身的(de)(de)留存时间(shíjiān)更长。在常温下,古DNA往往仅能保存10万年左右,但是蛋白质由于化学结构更加稳定,可以留存上百万年。其次,蛋白质本身结构中的肽键和疏水结构在沉积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抵御(dǐyù)降解。 研究(yánjiū)人员(rényuán)从龙人颅骨化石中得到了非常多的蛋白质,鉴定(jiàndìng)出308458个谱图与20455个肽段(duàn),并进一步确认了95种内源性蛋白质。这是迄今为止最高质量的古人类蛋白质组数据,比同时期其他化石鉴定出的蛋白质多了11倍。 依据蛋白质中(zhōng)的(de)信息,在研究人员发现的122个人科物种特有氨基酸(ānjīsuān)突变位点上,龙人个体和(hé)人科祖先型100%匹配,在人属的15个位点里,龙人同样是100%匹配,所以,龙人在分类学上毫无疑问是人科人属。而(ér)与丹尼(dānní)索瓦(suǒwǎ)人的特有变异进行比较,龙人的匹配率高达86.57%,尤其是与丹尼索瓦洞穴3号个体组成了一致的单系类群,其支持率(zhīchílǜ)高达98%至100%。通过这一系列判断,研究人员认定:龙人不仅属于人科人属,还属于丹尼索瓦人人种,甚至更进一步,与丹尼索瓦人3号个体是一个类群。 至此,龙人(lóngrén)的分类难题被破解。 丹尼索瓦人迁徙之谜(zhīmí)仍待解 可以说,中国(zhōngguó)的(de)这项研究直接(zhíjiē)破解(pòjiě)了困扰学界(xuéjiè)15年之久的丹尼索瓦人形态之谜,还开创了全新的技术体系,为世界古人类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有了全新的技术,能更有成效地对其他区域发现的一系列古人类化石进行鉴定,从而展现丹尼索瓦人曾经的分布、迁徙和生活,揭开其迁徙之谜。 未来,若能建立更多相对完整的(de)头骨形态与分子古生物学证据的联系,将对探究丹尼索瓦人群(rénqún)的形态共性、内部多样性,不同(bùtóng)支系的时空分布、演化历史及其与现生人群的关系等发挥关键作用。 来源(láiyuán):北京日报客户端
中国研究破解学界15年难题!这个古人类“露脸”了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